1.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

物种名:甲型肝炎病毒

拉丁学名:Hepatitis A virus

分类学地位:病毒界Viruses;细小核糖病毒门Pisuviricota; 双小RNA病毒纲Duplopiviricetes;双RNA病毒目Durnavirales; 小双RNA病毒科Picobirnaviridae;嗜肝病毒属Hepatovirus

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是甲型肝炎的病原体,1973年Feinslone首次用免疫电镜技术在急性期患者的类便中发现该病毒。人类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后,会出现发烧、恶心、腹部不适等症状。

1.1生物学特性

1.1.1培养特征

甲型肝炎病毒的主要自然宿主为人类及灵长类动物。黑猩猩、猕猴、狭猴、恒河猴等均对 HAV 易感,口服或静脉注射病毒均可使这些动物感染 HAV,并有肝炎症状的表现,粪便中会出现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同时被感染动物血液中可查出抗 HAV 的抗体[1]

1.1.2形态学特征

HAV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27-32 nm,无包膜。衣壳20面体立体对称结构,电镜下可见实心和空心两种颗粒(图1),实心颗粒为完整的 HAV,其核心部位为单股正链RNA,能决定病毒的遗传特性,并有传染性有传染性;空心颗粒为不含病毒核酸的空心衣壳,具有抗原性,但无传染性[2]

图片1

图 1甲型肝炎病毒病毒在扫描电镜下照片[3]

1.1.3生化特征

HAV对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可耐受乙醚、氯仿,在 pH为3的酸性环境中稳定,在60℃条件下可存活4小时,在淡水海水泥沙和毛等水生贝类中可存活数日至数个月,但100℃加热5分钟可使之灭活,对紫外线和甲醛敏感[4]

1.1.4 分子生物学特征

HAV基因组结构类似于其他小RNA病毒,病毒特异性蛋白VPG共价结合在5’末端;3’末端有多聚的腺苷序列,全长由40-80个核酸组成,带有一个Poly(A)尾。HAV含有1个开放读码框架,编码2227个氨基酸组成的大蛋白,大蛋白又被切割为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其衣壳结构限制了其氨基酸的变异性,因此HAV以单一血清型存在,分为3种基因型(I、Ⅱ和Ⅲ)和7种基因亚型(IA、IB、IC、ⅡA、ⅡB、ⅢA 和ⅢB)[5]

1.2分布、传播与致病性

1.2.1分布与传播

甲型肝炎病毒可在海水、淡水、废水和土壤中存活,呈全球分布,表现为散发或暴发流行[6]。主要通过饮用或食用被污染的水源和贝类等,或与被感染的患者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引起人类急性病毒肝炎[5]。HAV的流行主要在温带地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发病期主要在秋末冬初,病毒通常由患者粪便排出体外,经过粪-口传播而引起人感染。

1.2.2致病性

甲型肝炎是一种急性疾病,通常会在几周后复发。虽然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感染甲型肝炎,但症状通常比成人轻得多,90%的儿童感染者没有症状。该病的潜伏期为10-50天[7],可引起发烧、心神不安、食欲缺乏、恶心、腹部不适,小便深黄,大便发白并出现黄疽等症状。

HAV经口侵入人体后,首先在口部或唾液腺中早期增殖,然后在肠黏膜与局部淋巴结中大量增殖,并侵入血流形成毒血症,最终侵犯靶器官肝脏。由于病毒在肝细胞中增殖缓慢并不直接造成明显的细胞损害,故目前认为其致病机制主要与机体的免疫病理反应有关[7]

1.3检测方法

  1. 电镜检查:在甲型肝炎患者潜伏期和急性期可采用电镜或免疫电镜进行检查,可见二十面体球形结构。(2)免疫学检测:目前常采用ELISA法检测。在前期和病后一周内采取样本,可检测出HAV-Ag,阳性提示HAV在体内存在,有传染性。还可进行血清学检查,检测抗-HAV IgG和抗-HAV IgM,抗体阳性表明患者处于甲型肝炎急性期[2]。(3)分子生物学检测:采用RT-PCR、Real time PCR及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等,可检测甲型肝炎急性期血清和粪便中的HAV-RNA[2]

1.4典型案例

1988年1月5日,上海各大医院陆续接诊不明原因发热、呕吐等症状的患者数名,随后到了1月19日,病例逐渐增加,截止5月13日,一共出现3万人发病,全市医疗资源很快被压垮。经调查,此次疫情的爆发正是由于上海市场售卖的毛蚶所处的海域遭受当地人以及农畜动物粪便污染,使得甲型肝炎病毒入侵毛蚶,被人类食用后导致的一次严重的甲肝疫情爆发[8]

1.5防治对策

(1)控制传染源,隔离治疗急性期患者,患者排泄物、食具和衣物等,要认真消毒处理。(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食品、水源及类便管理。(3)疫苗接种是预防甲型肝炎的有效方法,目前已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7]。(4)甲型肝炎属于自限性疾病,治疗原则以充足的休息、营养支持为主;对于甲肝急性期患者,应进行住院隔离治疗[7]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牟家琬,王道若.甲型肝炎病毒的组织培养[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83,(04):16-19.

[2] 吕厚东,吴爱武编.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0.01.

[3] https://phil.cdc.gov/Details.aspx?pid=2739

[4] 陈殿学主编.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第2版[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05.

[5] Vaughan G, Rossi L M G, Forbi J C, et al. Hepatitis A virus: host interactions, molecular epidemiology and evolution[J]. Infection, 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14, 21: 227-243..

[6] Wang D, Cao J, Tian Z, et al. Development of a new concentration method for Hepatitis A virus detection (ISO 15216–2:2019) in Manila clams (Ruditapes philippinarum)[J]. LWT, 2022, 172: 114172.

[7] http://www.faqs.org/health/Sick-V2/Hepatitis.html.

[8] https://new.qq.com/rain/a/20220318A03D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