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物种名:日本血吸虫

拉丁学名:schistosoma japonicum

分类学地位:动物界Animalia;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吸虫纲Trematoda; 复殖目Digenea;分体科Schistosomatidae;分体属Schiotosoma

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又称日本分体吸虫,是日本血吸虫病的病原菌,该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该虫主要寄生于人和某些哺乳动物的门静脉系统的小血管内,由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主要病变为虫卵沉积于肠道和肝脏等组织而引起的虫卵肉芽肿。

1.1生物学特性

1.1.1生活史

生活史分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7个阶段(图1)。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的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雌虫产卵于静脉末梢内,虫卵主要分布于肝及结肠肠壁组织,虫卵发育成熟后,肠黏膜内含毛蚴虫卵脱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含虫卵的粪便污染水体,在适宜条件下,卵内毛蚴孵出。毛蚴在水中遇到适宜的中间宿主钉螺,侵入螺体并逐渐发育。先形成袋形的母胞蚴,其体内的胚细胞可产生许多子胞蚴,子胞蚴逸出,进入钉螺肝内,其体内胚细胞陆续增殖,分批形成许多尾蚴。尾蚴成熟后离开钉螺,常分布在水的表层,人或动物与含有尾蚴的水接触后,尾蚴经皮肤而感染。尾侵入皮肤,脱去尾部,发育为童虫。童虫穿入小静脉或淋巴管,随血流或淋巴液带到右心、肺,再到达左心,进入肝内门脉系统继续生长、发育,直至性器官初步分化时,雌雄童虫开始合抱,然后移行到肠系膜静脉定居,逐步发育为成虫并交配产卵。在日本面吸虫生活史中,人是终末宿主,钉螺是必需的唯一中间宿主[1]

图1日本血吸虫生活史[2]

1.1.2形态学特征

(1)成虫:成虫雌雄异体。雄虫乳白色,体长(10-20)mm×(0.5-0.55)mm,前端有发达的口吸盘和腹吸盘,腹吸盘以下,虫体向两侧延展,并略向腹面卷曲,形成抱雌沟,故外观呈圆筒状。雌虫前细后粗,形似线虫,体长(15-26)mm×(0.1-0.3)mm,腹吸盘大于口吸盘,由于肠管充满消化或半消化的血液,故雌虫呈黑褐色,常居留于抱雌沟内,与雄虫合抱[1]

(2)虫卵:椭圆形,淡黄色,大小约为(70-100)μm×(50-65)μm,卵壳较薄,无盖,在其侧方有一小刺,成熟虫卵的卵内含有毛蚴,构造清晰毛蚴与卵壳之间有大小不等油滴状的毛蚴分泌物,为可溶性虫卵抗原(图2)[1]

图2日本血吸虫虫卵[3]

1.1.3生化特征

光照和水温对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周期有明显影响。白昼有利于尾蚴逸出,黑夜则否;尾蚴昼夜逸出具有周期性,一般以接近中午逸出较多,早晨或黄昏次之,夜间最少;逸出的温度以20-25℃为最适宜。尾蚴的活力与水温有关,在15-25℃经56-60小时仍然不影响其感染力。

1.2分布、传播与致病性

1.2.1分布与传播

日本血吸虫病广泛流行于中国、菲律宾和印尼等地。根据地形、地貌、钉螺生态及流行特点,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可分为湖沼、水网和山丘三种类型,疫情以湖沼区最为严重[4]。造成传播必须具备下述三个条件:即带虫卵的粪便入水;钉螺滋生;以及人、畜接触疫水。人群普遍易感,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夏、秋季感染机会最多。

1.2.2致病性

血吸虫的致病阶段包括尾蚴、童虫、成虫及虫卵,其中以虫卵所致的损害最为严重。主要致病机理是目本血吸虫各期都能产生抗原物质,引起病理性的免疫应答。尾蚴穿透宿主皮肤引起局部皮肤发炎,表现为瘙痒和丘疹,称为尾蚴性皮炎,多见于重复感染者。童虫在静脉移行时,因其机械性损伤、代谢物及分泌物的刺激,造成其所经过的器官出现血管炎、毛细血管栓塞和破裂、局部细胞浸润和点状出血,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咯血、食欲减退等症状。成虫发育所脱落的表膜、分泌物和排泄物在宿主体内可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Ⅲ型超敏反应。虫卵由于毛蚴分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物质,渗入周围组织,引起虫卵周围组织的炎症、坏死,同时诱发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浆细胞聚集于虫卵周围,形成虫卵肉芽肿,逐渐发展为纤维化[2]

日本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肝脏和肠壁。根据临床表现可分急性、慢性、晚期和异位血吸虫病[2]

(1)急性血吸虫病:常见于初次感染者,临床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及肝脾大(图3A)、肝区压痛、腹痛、腹泻等症状。

(2)慢性血吸虫病:急性期未经治疗或治疗未愈及反复轻度感染者,此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有的表现为慢性腹泻,肝大较为常见,脾常呈轻度肿大。

(3)晚期血吸虫病:虫卵肉芽肿使肝、肠发生纤维化(图3B)。表现为门静脉高压、腹腔积液、巨脾、胃底静脉曲张等,患者常因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而死亡。儿童反复感染血吸虫,可影响脑垂体的分泌功能,导致侏儒症。

(4)异位血吸虫病:见于门脉系统以外的器官或组织的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称为异位损害或异位血吸虫病,人体常见的异位损害在肺和脑。

图3感染日本血吸虫后症状

(A)肝脾肿大[5](B)成熟肝卵周肉芽肿[6]

1.3检测方法

(1)传统方法:通过显微镜检测粪便、尿液或直肠活检样本中的虫卵,血吸虫病的寄生虫学诊断通常依赖于过滤标准化的少量尿液或粪便样本,并在显微镜下计数该体积中的所有卵子,然后将感染水平表示为每10毫升尿液中的卵子或每克粪便中的卵子[5]

(2)免疫学方法:当血吸虫以红细胞为食时,它们会将废物反刍到血液中。这些产物是蛋白聚糖,称为循环阳极(带负电荷)抗原(CAA)和循环阴极(带正电荷)抗原(CCA),它们可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或基于单克隆抗体的侧向层析测定在血清和尿液中检测[5]

(3)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多重PCR或环介导的等温扩增(LAMP)方法分析日本血吸虫DNA,可以在阴道灌洗液和脑脊液样本中检测到,分别用于诊断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或神经血吸虫病。

1.4典型案例

2003年中国新闻网报道,八百里的洞庭湖区几乎成了一个“毒湖”,这里气候温润,河网密集,非常适合钉螺的生长,造成了日本血吸虫泛滥,凡接触到湖水的人都有可能感染血吸虫病,沿湖的岳阳、常德、益阳地区已是湖南省血吸虫病的重疾区[7]

1.5防治对策

前往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的旅行者在从事涉及直接接触水的活动时应注意感染风险;最有效和最广泛使用的化合物是吡喹酮,是目前治疗血吸虫病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但吡喹酮对未成熟的血吸虫没有影响,不能预防再感染或改变血吸虫生命周期[1]。目前已有研究表明青蒿琥酯和蒿甲醚在人类和动物感染的前21天内对血吸虫有效,如果每2周给药一次,能够杀死所有未成熟的血吸虫。

参考文献

[1] 夏乾峰. 热带医学概论.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20.

[2] Parija SC. Textbook of parasitic zoonoses. Singapore: Springer, 2022.

[3] https://phil.cdc.gov/QuickSearch.aspx?key=true.

[4] 李杰, 杜映荣, 杨永锐. 常见传染病诊疗手册.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22.

[5] McManus DP, Dunne DW, Sacko M et al. Schistosomiasis.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2018, 4: 13.

[6] Dupouy CJ. Helminth infections and their impact on global public health. Vienna: Springer, 2014.

[7] https://www.chinanews.com.cn/n/2003-09-18/26/348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