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克氏葡萄球菌.docx” 克氏葡萄球菌.docx – 已下载0次 – 314.85 KB

1.克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ohnii

物种名:克氏葡萄球菌

拉丁学名:Staphylococcus cohnii

分类学地位: 细菌界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

芽孢杆菌纲Bacilli;芽孢杆菌目Bacillales;

葡萄球菌科Staphylococcaceae;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克氏葡萄球菌属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群,是人体皮肤和黏膜上定居的正常菌群之一,正常情况下致病力很低。近几年来,留置静脉导管等侵袭性操作的增多,克氏葡萄球菌已成为重要致病菌。可能导致脑脓肿、肺炎、急性胆囊炎、心内膜炎、菌血症、尿路感染和感染性关节炎。

1.1生物学特性

1.1.1培养特征

在肉汤培养基内生长旺盛,液体混浊,无菌膜和菌环,管底有白色絮状沉淀物;在营养琼脂平板上菌落呈圆形,隆起,边缘整齐,多数为乳白色或微淡黄色,不透明;在鲜血平板上不溶血或狭窄的 α 溶血,其他性状同营养琼脂平板。高盐甘露醇平板上的菌落周围有的呈微淡黄色,有的呈乳白色。在肉汤培养基内生长旺盛,液体混浊,无菌膜和菌环,管底有白色絮状沉淀物;在营养琼脂平板上菌落呈圆形,隆起,边缘整齐,多数为乳白色或微淡黄色,不透明;在鲜血平板上不溶血或狭窄的 α 溶血,其他性状同营养琼脂平板。高盐甘露醇平板上的菌落周围有的呈微淡黄色,有的呈乳白色。在病原菌分离鉴定过程中出现菌落较明显,呈葡萄串状排列, 菌落边缘整齐,表面光滑,隆起,呈乳白色。

图1 克氏葡萄球菌血平板平板培养

1.1.2形态学特征

菌落光滑、菌落不透明,奶白色,有光泽、有微凸起(少数中心凹陷)、边缘平缓、不透明、通常无色;革兰氏阳性球菌,成簇排列不运动。无荚膜,芽孢和鞭毛。是人体皮肤上的过路菌。

C:\Users\Administrator\OneDrive - Lo\桌面\科氏.jpg

b.

a.

图2 克氏葡萄球菌显微照片

A-克氏葡萄球菌在透射电镜下照片 B-克氏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照片

1.1.3生化特征

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能利用海藻糖和半乳糖;不能利用木糖、阿拉伯糖、纤维二糖、棉籽糖、蔗糖;能利用海藻糖、果糖产酸,10%NaCI能生长。PB 蛋白胨基质阳性;MAN 甘露醇阴性;BAC 杆菌肽阳性;RAF 棉子糖阴性;OPT 奥普托琴阳性;SAL 水杨素阴性;HCS 半纤维素酶阴性;SOR 山梨醇阴性;6NC6%氯化钠阳性;SUC 蔗糖阳性;10B 10%胆汁阳性;TRE 海藻糖阳性;40%胆汁阳性;ARA 阿拉伯糖阴性;ESC 七叶灵阴性;PYR 丙酮酸阳性;ANC 精氨酸阴性对阳性;PUL 淀粉(支链淀粉)阴性;ARG 精氨酸阳性;INU 菊糖阴性;URE 尿素阴性;ME蜜二糖阴性;TZR 红四氮唑阳性;MLZ 松三糖阴性;NOV 新生霉素阴性;CEL 纤维二糖阴性;DEX 葡萄糖、葡萄糖阳性;RIB 核糖阴性;LAC 乳糖阴性;XYL 木糖阴性[1]

1.1.4 分子生物学特征

基因组大小为5761489bp,G+C含量为34.85%(521个N50支架为39926bp)。这些支架包含5820个编码序列(CDS)、61个tRNA(不包括6个伪tRNA)和不完整rRNA操纵子(10个小亚基rRNA和3个大亚基rNA)。共有184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被指定为假定功能或假定蛋白质。3734个基因被分为COGs功能组[2]

1.2分布、传播与致病性

1.2.1 分布与传播

克氏葡萄球菌主要存在于人体的皮肤、鼻腔、咽喉等部位。它也是一种人体寄居菌群,通常会在人体的皮肤、黏膜表面大量繁殖。传播方式主要有三种:直接接触、呼吸道传播和口腔摄入。直接接触传播是指如果接触到被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用具等,可能会引起皮肤黏膜的感染。呼吸道传播则是指葡萄球菌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病菌传播给周围人群。口腔摄入传播是指若食物被葡萄球菌污染,食用后也可能导致感染。

1.2.2 致病性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oNS) 是人类皮肤菌群中常见和最常见的共生体。这些被认为是污染和无毒的生物,但它们越来越多地被归因于临床相关院内感染的微生物[1]。克氏葡萄球菌是一种CoNS,可能导致人类严重感染,常分离于免疫抑制和医院环境中[2],文献中很少描述与相关的感染病例。它可能导致与导管、脊柱固定等手术假体相关的菌血症、急性胆囊炎、脑脓肿、心内膜炎、肺炎、尿路感染和化脓性关节炎,通常在人类感染中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其中近 90% 对甲氧西林耐药[3]。人类感染的病例极为罕见。它可能通过寄生性扩散或从靠近中枢神经系统的局部来源延伸引起脑膜炎,例如鼻窦炎、乳突炎或中耳炎克氏葡萄球菌能引起化脓性感染[4]。当这种细菌侵入人体后,它会在局部组织内繁殖,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皮肤红肿、疼痛、发热等不适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感染还可能扩散到深层组织,甚至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性感染。克氏葡萄球菌还可能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当细菌侵入脑膜时,可能引发脑膜炎;当侵入肺部时,可能引发肺炎;而当侵入心内膜时,则可能引发心内膜炎[5]。这些并发症都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克氏

1.3检测方法

(1)分离培养:克氏葡萄球菌属于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营养要求不高。可以在普通的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生长,也可以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因此,可以通过采集感染部位或体液标本,在合适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察菌落特征、染色特性等,初步鉴定是否为克氏葡萄球菌。克氏葡萄球菌落光滑、菌落不透明,奶白色,有光泽、有微凸起(少数中心凹陷)、边缘平缓、不透明、通常无色[6]

(2)涂片镜检:采集感染部位的标本,涂片后进行革兰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看到革兰染色阳性、排列呈葡萄状、无芽孢和鞭毛的菌落,可以初步鉴定为克氏葡萄球菌。

(3)生化试验:通过对分离培养得到的菌落进行生化试验,如氧化酶试验、触酶试验、葡萄糖发酵试验等,克氏葡萄球菌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6],可以进一步鉴定是否为克氏葡萄球菌。

(4)血清学鉴定:利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对分离培养得到的菌落进行血清学试验,如凝固酶试验、协同凝集试验等,可以更准确地鉴定是否为克氏葡萄球菌。

(5)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技术、基因测序等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和鉴定克氏葡萄球菌。这些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以用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7]

1.4典型案例

(1)2014年从巴西南部迪卢维奥溪流污染水源中分离出了克氏葡萄球菌,来自迪卢维奥溪流的污染水可能构成向社区传播抗生素耐药性和肠毒素的蓄水池。在迪卢维奥河的污染水域中检测到克氏葡萄球菌,表明克氏葡萄球菌能够污染水源,当地水源存在环境污染和卫生条件差的情况[10]

(2)2023年在巴西东南部猪粪处理厂中分离到克氏葡萄球菌,由于使用抗生素导致畜牧业中经过处理和未经处理的粪便造成疾病传播,分离出的菌株检测出了较强耐药性,由于废水在周围环境中被用作生物肥料,耐药细菌和耐药基因的存在凸显了与动物和土壤直接接触的人污染的潜在风险[11]

1.5防治对策

(1)使用安全的饮用水和食物原料,改善卫生习惯,避免造成克氏葡萄球菌的污染。

(2)生产加工乳制品、肉类等食品的企业以及自来水公司,应严格的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3)医院应加强全体医务人员对防治克氏葡萄球菌的认识,并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和指导, 掌握感染该菌的消毒、隔离、防护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预防和控制方法[34]

(4)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改善水资源生态环境。

(5)国家和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水生态管理法,严格管控工业废水、污水的排放,防治对水环境造成污染,致病微生物大量繁殖。

参考文献

[1] 马艳荣. 一株克氏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 科学种养, 2015,000(0z1):178.

[2] Hu X, Li A, Lv L, et al. High quality draft genome sequence of Staphylococcus cohnii subsp. cohnii strain hu-01[J]. Stand Genomic Sci, 2014,9(3):755-762.

[3] Soldera J, Nedel W L, Cardoso P R, et al. Bacteremia due to Staphylococcus cohnii ssp. urealyticus caused by infected pressure ulcer: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Sao Paulo Med J, 2013,131(1):59-61.

[4] D’Azevedo P A, Antunes A L, Martino M D, et al. [Staphylococcus cohnii spp urealyticus: case report on an uncommon pathogen][J]. Rev Soc Bras Med Trop, 2008,41(2):197-199.

[5] Drozenova J, Petras P. [Characteristics of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 isolated from hemocultures][J]. Epidemiol Mikrobiol Imunol, 2000,49(2):51-58.

[6] Okudera H, Kobayashi S, Hongo K, et al. Fatal meningitis due to Staphylococcus cohnii. Case report[J]. Neurosurg Rev, 1991,14(3):235-236.

[7] Motta J C, Forero-Carreño C, Arango Á, et al. Staphylococcus cohnii endocarditis in native valve[J]. New Microbes and New Infections, 2020:100825.

[8] 孙雪奇, 肖剑, 秦力, 等. 注射剂克氏葡萄球菌污染的鉴定和同源性分析方法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 2021(第10期):1764-1774.

[9] 王立鹏, 朱明星, 时长军. 用于检测克氏葡萄球菌的PCR引物、PCR方法及其试剂盒:

[10] Basso A P, Martins P D, Nachtigall G, et al. Antibiotic resistance and enterotoxin genes in Staphylococcus sp. isolates from polluted water in Southern Brazil.[J]. Anais da Academia Brasileira de Ciencias, 2014(No.4):0.

[11] Priscila Martins-Silva C D P D. Dispersion and persistence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genes among Staphylococcus spp. and Mammaliicoccus spp. isolated along a swine manure treatment plant[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23(No.12):34709-34719.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