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埃可病毒(Echovirus

物种名:埃可病毒

拉丁学名:Echovirus

分类学地位:病毒界Viruses;细小核糖病毒门Pisuviricota; 双小RNA病毒纲Duplopiviricetes;双RNA病毒目Durnavirales; 小双RNA病毒科Picobirnaviridae;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

埃可病毒是1951年在脊髓灰质炎流行期间偶从健康儿童的粪便中分离到的。由于当时不知它与人类何种疾病相关,故称其为孤儿病毒,以后称为人类肠道致细胞病变孤儿病毒(Enteric cytopathic human orphanvirus,ECHO),即埃可病毒。

1.1生物学特性

1.1.1培养特征

埃可病毒的细胞培养特性与脊髓灰质炎病毒相似,对猴肾和人胚肾细胞敏感,但对猴和黑猩猩不引起明显感染[1]

1.1.2形态学特征

病毒呈球形,病毒大小为17-30nm,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球形,无包膜,衣壳由60个蛋白质亚单位或原粒构成(图1)[1]

图1埃可病毒病毒在扫描电镜下照片[2]

1.1.3生化特征

埃可病毒对酸抵抗力较其他小RNA病毒强,可抵抗PH值为3.0的环境,但对热敏感,50℃迅速被灭活。紫外线和干燥也能使其灭活。常用消毒剂如75%乙醇、5%来苏儿均不能灭活本病毒,但0.3%甲醛或0.3-0.5pmol/L游离氯可使其迅速灭活[1]

1.1.4分子生物学特征

埃可病毒是无包膜的小单链正链RNA病毒。埃可病毒的基因组长约 7400 个核苷酸,包含一个长开放阅读框(ORF),两侧是5′-和3′-非翻译区(UTR)。ORF被翻译成多蛋白,然后被切割成前体蛋白P1、P2和P3。P1进一步裂解成结构蛋白VP1-VP4;P2和P3被加工成六种非结构蛋白。VP1-VP4蛋白是主要的结构衣壳蛋白,由于VP1含有重要的抗原位点,因此对不同血清型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因此,可根据VP1编码序列进行血清型分类[3]

1.2分布、传播与致病性

1.2.1分布与传播

埃可病毒的传播途径以接触、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为主,带病毒的粪便可通过污染通过污染水源,然后通过手、餐具、食物等经口进入人体内,亦可存在于健康的咽喉和肠道内。该病毒感染遍布全世界,夏秋季发病较多,病人以儿童为主,无症状带毒者是主要传染源[4]

1.2.2致病性

埃可病毒有31个血清型,即1-9型、11-27型及29-33型(10型归呼肠病毒、28型归鼻病毒、34型归柯萨奇病毒)[5]。不同型埃可病毒感染引起不同的症状,故本病毒感染的症状多种多样,其中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多,曾引起数次爆发流行,其症状与柯萨奇病毒感染无异,病程7-10天,成人的疲乏感和脑膜刺激征可持续数周到数月。另外,还可引起瘫痪性病变,其症状与脊髓灰质炎相似,但一般较轻,多表现为肌无力[6]

埃可病毒经口进入消化道后,在咽和肠道淋巴组织中初步增殖,潜伏期7-14d,而后进入血液并至扩散到全身,最后进人靶器官如脊髓、脑、脑膜、心肌、皮肤等可引起无萌性脑膜炎、脑炎、共济失调、出疹、腹泻、肝功能紊乱,甚至危及生命[6]。常导致无菌性脑膜炎和轻瘫、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流行性胸痛、心肌炎和心包炎和斑丘疹等症状(图2)。

图2感染埃可病毒的斑丘疹[2]

1.3检测方法

(1)传统方法:病程早期采集粪便、直肠拭子或咽拭子;无菌性脑膜炎患者采集脑脊液;其他患者可根据其症状采集水疱液、尿液、结膜拭子等进行分离培养,用原代或传代猴肾细胞或人源细胞分离培养病毒,根据出现CPE情况收集病毒液。然后用中和试验、HI试验、CF试验等进行鉴定[5]

(2)核酸检测: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病毒核酸。

(3)抗体检测:用ELISA、免疫印迹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IgG和IgM抗体,特异性IgM抗体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提示为近期感染。

1.4典型案例

2012年4月16日江苏省某小学报告出现多名发热伴头晕头痛,或伴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学生。经过调查,该次疫情是由埃可病毒30型水源性病毒性脑膜炎暴发引起的,暴发源是校内饮用水源和直饮水机遭受埃可病毒污染[7]

1.5防治对策

预防埃可病毒感染,应注意饮食卫生。婴幼儿的奶瓶、水瓶注意消毒。母亲哺乳时,注意洗手等。另外,病人应注意隔离,尤其不让儿童接触病人[5]

参考文献

[1] 吕厚东, 吴爱武.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0.

[2] https://phil.cdc.gov/QuickSearch.aspx?key=true.

[3] Wang Y, Shah PT, Liu Y et al.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Phylogeographic Dynamics of Echovirus.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2023, 61: 865-877.

[4] Cheng W, Ji T, Zhou S et al. Molecular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chovirus 6 in mainland China: extensive circulation of genotype F from 2007 to 2018. Archives of virology, 2021, 166: 1305-1312.

[5] Oberste MS, Gerber SI. Enteroviruses and parechoviruses: echoviruses, coxsackieviruses, and others. Boston, MA: Springer US, 2014: 225-252.

[6] Laassri M, Zagorodnyaya T, Hassin-Baer S et al. Evolution of echovirus 11 in a chronically infected immunodeficient patient. PLoS Pathogens, 2018, 14: e1006943.

[7] 陆向东, 崔亮亮, 马焰 等. 一起饮水污染导致埃可病毒 30 型脑膜炎暴发的调查.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2, 33: 1067-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