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婴儿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fantarius

物种名:婴儿链球菌

拉丁学名:Streptococcus infantis

分类学地位:细菌界;厚壁菌门;芽孢杆菌纲;乳杆菌目;链球菌科;链球菌属

婴儿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fanti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属于链球菌属。该菌在婴儿和儿童中较为常见,可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婴儿链球菌感染通常发生在婴儿和幼儿期,因此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1.1生物学特性

1.1.1培养特征

婴儿链球菌是一种兼性厌氧菌,能够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下生长。它需要复杂的营养物质来支持其生长和繁殖。在血平板上,婴儿链球菌形成的菌落通常是灰白色的,形状为圆形且凸起。在37°C孵育24小时后直径为1mm,无色素沉着,α-溶血。这些菌落表面光滑,边缘整齐。不同的菌株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溶血现象。这种溶血现象是由于细菌产生的某些酶类物质,如透明质酸酶和链激酶,能够破坏红细胞膜,导致红细胞裂解。

图1 婴儿链球菌培养结果

1.1.2形态学特征

婴儿链球菌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约为0.8~1.2微米。细菌细胞壁含有多种成分,如肽聚糖、蛋白质和脂类,赋予其坚韧性和稳定性。此外,细菌表面还覆盖着一层多糖荚膜,具有抗吞噬和粘附宿主细胞的能力。

图2 婴儿链球菌形态特征

1.1.3生化特征

婴儿链球菌在 Voges-Proskauer、亮氨酸氨肽酶和丙氨酰-苯丙氨酰-脯氨酸芳基酰胺酶试验中呈阳性。精氨酸二水解酶、碱性磷酸酶和吡咯烷酰-芳基酰胺酶检测呈阴性。尿素和马尿酸盐不水解。几乎所有菌株都是α-半乳糖苷酶阳性。它们的 N-乙酰基-β-葡萄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β-葡萄糖醛酸酶、甘氨酰-色氨酸芳基酰胺酶和β-甘露糖苷酶均为阴性。所有菌株都能从乳糖、麦芽糖、蔗糖和淀粉中产酸。阿拉伯糖、阿拉伯糖醇、环糊精、菊粉、d-甘露糖醇、麦芽糖、核糖、山梨醇和 d-塔格糖不产生酸[1]

1.1.4 分子生物学特征

婴儿链球菌拥有多种毒力因子,这些因子使其能够黏附、侵入并破坏宿主细胞。包括表面蛋白和粘附素、透明质酸酶[2]和神经氨酸酶、免疫抑制因子、以及多糖荚膜,细菌表面的多糖荚膜可以保护细菌免受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而一些蛋白质则具有酶活性,能够破坏宿主组织。

1.2分布、传播与致病性

1.2.1 分布与传播

婴儿链球菌感染通常发生在新生儿和孕妇中,主要分布在人体的下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中。孕妇的生殖道是婴儿链球菌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在怀孕期间,约有10%~30%的孕妇会携带婴儿链球菌,这可能导致在分娩时将该细菌传染给新生儿。

1.2.2 致病性

婴儿链球菌与肝胆感染和非结直肠癌有关[3-4]。当婴儿链球菌感染发生时,它可以在宿主体内迅速繁殖并释放毒素,引起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败血症是婴儿链球菌感染的一种严重后果,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衰竭等严重情况。此外,婴儿链球菌还可以引起脑膜炎、肺炎等局部感染。婴儿链球菌具有较高的致病性,特别是在新生儿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个体中,感染可能导致严重的疾病和并发症。婴儿链球菌最常与胆管癌和胆胰腺癌相关[5-6]

1.3检测方法

  1. 分子生物学法:常用有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基因测序,PCR是一种高度特异和敏感的技术,能够检测婴儿链球菌的DNA片段。
  2. 免疫学法:利用特异性抗体与婴儿链球菌结合,通过荧光标记显示感染细胞。
  3. 试剂盒法:如抗体检测试剂盒,这些试剂盒则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来判断是否存在婴儿链球菌感染。抗原相遇时,形成可见的凝集反应。

1.4典型案例

在新生儿中,GBS感染通常发生在出生后的前几周至几个月内。感染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包括早发性GBS疾病(出生后7天内发病)和晚发性GBS疾病(出生后7天至3个月内发病)。早发性GBS疾病可能导致败血症、肺炎和脑膜炎等,而晚发性GBS疾病则可能导致关节炎、骨髓炎和脑膜炎等。这些感染可能导致婴儿死亡或遗留长期后遗症,如听力损失、脑损伤和发育迟缓等。孕妇在分娩过程中也可能感染GBS,导致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菌血症和子宫内膜炎等。孕妇感染GBS后,还可能将细菌传染给新生儿,导致新生儿GBS感染。目前可以判断的是,婴儿链球菌与非洲牛奶有极大关联[7]

1.5防治对策

(1)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使用经过消毒和过滤的饮用水,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或未经处理的水源。选择信誉良好的供水商或自行安装合格的过滤设备。

(2)定期检测水质:对于家庭或公共设施中的水质,应定期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可以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进行水质检测和评估。

(3)注意水源保护:保护水源地,避免水源受到污染。不随意排放污水、废弃物等,保持水源的清洁和卫生。

(4)加强个人卫生:在接触水源和处理食物之前,务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避免在水源附近进行随地吐痰、排便等不卫生行为。

参考文献

期刊

[1] Beck M, Frodl R, Funke G. Comprehensive study of strains previously designated Streptococcus bovis consecutively isolated from human blood cultures and emended description of Streptococcus gallolyticus and Streptococcus infantarius subsp. coli. J Clin Microbiol, 2008, 46(9):2966-2972.

[2] Dos S K, de Matos C R, Salles H O, et al. Exploring Beneficial/Virulence Properties of Two Dairy-Related Strains of Streptococcus infantarius subsp. infantarius. Probiotics Antimicrob Proteins, 2020, 12(4):1524-1541.

[3] Ruoff K L, Miller S I, Garner C V, et al. Bacteremia with Streptococcus bovis and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clinical correlates of more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isolates. J Clin Microbiol, 1989, 27(2):305-308.

[4] Corredoira J, Alonso M P, Coira A,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Streptococcus infantarius (formerly S. bovis II/1) bacteremia and noncolonic cancer. J Clin Microbiol, 2008, 46(4):1570.

[5] Corredoira J, Alonso M P, Garcia-Garrote F, et al. Streptococcus bovis group and biliary tract infections: an analysis of 51 cases.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14, 20(5):405-409.

[6] Dekker J P, Lau A F. An Update on the Streptococcus bovis Group: Class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Disease Associations. J Clin Microbiol, 2016, 54(7):1694-1699.

[7] Jans C, Gerber A, Bugnard J, et al. Novel Streptococcus infantarius subsp. infantarius variants harboring lactose metabolism genes homologous to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Food Microbiol, 2012, 31(1):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