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物种名:戊型肝炎病毒

拉丁学名:Hepatitis E virus

分类学地位:病毒界 Viridae;负链RNA病毒门 Nidovirales;有囊膜病毒纲 Enveloped viruses;杯状病毒目 Coronavirales;杯状病毒科 Coronaviridae;戊型肝炎病毒属 Hepevirus

戊型肝炎病毒是世界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原因 [1]。戊型肝炎病毒(HEV)于1955年左右在新德里首次被发现并被准确记录为大规模急性爆发。当时他们只是称其为肠道非甲型肝炎,非乙型肝炎。直到90年代,它的基因组被克隆、研究和鉴定,才被命名为戊型肝炎病毒,是一种无包膜、正义、单链核糖核酸(RNA)病毒[2]。它也是Hepevirus属和Hepeviridae家族中唯一的病毒。

1.1 生物学特性

1.1.1 培养特征

戊型肝炎病毒可在在细胞培养中增殖,如A549细胞、Huh-7细胞等[3]

1.1.2 形态学特征

戊型肝炎病毒呈球形,直径约27-34 nm,具有脂质膜,膜表面有糖蛋白突起。

图1 通过X射线晶体学解码的HEV结构

1.1.3 生化特征

HEV具有一定的耐酸性,能够在胃酸环境中存活。这使得HEV能够通过消化道传播,尤其是在食用未煮熟或生的肉类食品时,增加了感染的风险。但病毒对极端pH值的耐受能力较低,但是具体的耐酸、碱能力(如在特定pH值下存活的时间)并无具体报道。另外,HEV对热的耐受能力相对较低。充分烹饪食物可以有效地灭活病毒,降低感染风险。有研究表明,含有戊型肝炎病毒的猪肉制品加热至71℃持续1分钟可以灭活病毒。此外,一些消毒措施,如使用70%酒精等,也可以有效灭活HEV。

1.1.4 分子生物学特征

HEV由一个正链单链 RNA 分子组成,该分子包含三个不同的开放阅读框。HEV基因组排列在三个重叠的开放阅读框(ORF)中(ORF1、ORF2、ORF3)。这三个编码框用于表达不同的蛋白质,有助于调节宿主细胞环境。ORF1编码的多蛋白经过翻译后切割成病毒复制所需的多种非结构蛋白,包括甲基转移酶、推定的木瓜蛋白酶样半胱氨酸蛋白酶、RNA解旋酶和RNA依赖性RNA聚合酶。ORF2位于基因组的3’端,编码主要结构蛋白,衣壳蛋白。ORF3从ORF1的最后一个核苷酸开始,编码与细胞骨架结合的小免疫原性123氨基酸磷蛋白,表明其可能在病毒颗粒组装中的作用[4]。需要注意的是,ORF3在HEV发病机制中也非常重要,因为它具有三大功能。一是促进细胞存活。它通过结合并激活MAP激酶并使其同源磷酸酶失活来做到这一点。ORF3的另一个功能是通过定位到早期和可循环的内体来调节急性期反应,并抑制活化的生长因子受体向晚期内体的运动。Lats RF 3在宿主细胞中引起免疫抑制反应。它能够通过促进α1-微球蛋白的分泌来做到这一点,α1-微球蛋白是一种免疫抑制蛋白,可以在感染细胞附近起作用[5]

1.2 分布、传播与致病性

1.2.1 分布与传播

戊型肝炎病毒的传播大多总是通过受污染的水和食物通过粪口传播。这也是发展中国家爆发的主要传播途径,即在社区中使用共同的受污染水源而引发。在发达国家,这些案例并不常见,感染者前往戊型肝炎病毒的爆发的发展中国家而引起是感染的最主要原因。研究也发现了戊型肝炎病毒罕见但可能的人畜共患传播。例如,一项研究报告称,通过食用生鹿肉,鹿直接传播给人类。此外,基因分型数据表明,来自美国、日本和其他国家的猪和人类戊型肝炎病毒株聚集戊型肝炎病毒的人畜共患传播在发达国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6]。虽然大多数感染是无症状的,但持续传播可能会导致未来毒株的演变[5]

1.2.2 致病性

临床症状通常为急性病毒性肝炎,包括黄疸、不适、体重减轻和食欲不振、恶心、腹痛、发热和肝肿大(肝脏肿大)。戊型肝炎是自限性的,不会导致慢性肝炎[7]。这意味着它将自行解决,不会产生长期影响。因此,治疗应为支持性治疗,以提供对症的控制。

1.3 检测方法

(1)病毒分离培养:通过接种感染患者的样本到敏感细胞中培养病毒,然后用特异性抗体进行鉴定。

(2)免疫学检测:利用ELISA、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感染患者血清或组织中的病毒特异性抗体。

(3)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RT-PCR等方法检测病毒的核酸序列,以确诊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1.4 典型案例

每年有2000万戊型肝炎感染,超过300万例有症状的戊型肝炎病例,以及56 600例与戊型肝炎相关的死亡[8]

1.5 防治对策

(1) 疫苗接种:目前没有针对戊型肝炎病毒的特异性疫苗,但可以接种针对其他相关病毒的疫苗以预防感染。

(2) 个体防护:加强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同时注意环境卫生,控制老鼠等啮齿动物的繁殖和活动。

(3) 控制疫情传播:一旦发现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病例,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对接触过感染患者的人进行监测和追踪。同时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和控制老鼠等啮齿动物的繁殖和活动,以控制疫情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Kokki I, Smith D, Simmonds P et al. Hepatitis E virus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acute viral hepatitis in Lothian, Scotland. New Microbes New Infect, 2015, 10: 6-12.

[2] Primadharsini PP, Nagashima S, Nishiyama T et al. Development of Recombinant Infectious Hepatitis E Virus Harboring the nanoKAZ Gen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rug Screening. J Virol, 2022, 96(6): e0190621.

[3] Fu RM, Decker CC, Dao Thi VL. Cell Culture Models for Hepatitis E Virus. Viruses, 2019, 11(7): 608.

[4] Bradley DW. Hepatitis E virus: a brief review of the biology, molecular virology, and immunology of a novel virus. J Hepatol, 1995, 22: 140-145.

[5] Chandra V, Taneja S, Kalia M et al. Molecular b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hepatitis E virus. J Biosci, 2008, 33(4): 451-464.
[6] Tei S, Kitajima N, Ohara S et al. Consumption of uncooked deer meat as a risk factor for hepatitis E virus infection: an age- and sex-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 J Med Virol, 2004, 74(1): 67-70.

[7] Aslan AT, Balaban HY. Hepatitis E virus: Epidemiology, diagnos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reatment.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20, 26(37): 5543-5560.

[8] Rein DB, Stevens GA, Theaker J et al. The global burden of hepatitis E virus genotypes 1 and 2 in 2005. Hepatology, 2012, 55(4): 988-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