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

物种名:炭疽杆菌

拉丁学名:Bacillus anthracis

分类学地位:细菌界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芽孢杆菌纲Bacilli;芽孢杆菌目Caryophanales;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芽孢杆菌属Bacillus。

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无鞭毛、不产生芽孢的杆状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体,该病是一种急性、致命的感染症,能够引发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炭疽[1]。炭疽杆菌能够在土壤中以芽孢形式存活数十年,环境条件适宜时,芽孢能够萌发,导致动物和人的感染。

8.1 生物学特性

8.1.1 培养特征

炭疽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在普通培养基中易繁殖,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值为7.2~7.4在琼脂平板培养24h,生成直径2~4mm的粗糙菌落。菌落边缘不整齐,呈卷发状,在普通肉汤中培养18~24h,管底有絮状沉淀生长。在富含蛋白质的培养基上,如血琼脂培养基上,可以形成大的、不规则边缘、灰白色的菌落,有时菌落中心稍微凹陷,呈“地雷”样外观。在抗生素选择性培养基上,可以选取抗炭疽杆菌特异性药物,进行筛选培养。

图1 炭疽杆菌在血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8.1.2 形态学特征

炭疽杆菌在显微镜下观察,呈长杆状,长5~10μm,宽1~3μm,菌体粗大,两端平截或凹陷,排列似竹节状,无鞭毛,无动力。在动物体内包括血液、组织等病料中,细菌以 单个或短链形式存在,相连的菌体两端呈竹节状,此时菌体处于繁殖体状态;该菌经过体外培养后,与体内芽孢杆菌的形态明显不同,培养基中的菌体是由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细胞构成的长链状[2]。炭疽芽孢杆菌在动物体内并不能产生芽孢,只有脱离畜体与外界空气接触,在氧气充足、温度与湿度适宜的环境中才能形成椭圆形芽孢,芽孢位于菌体中间,且小于菌体[2]。

图2 炭疽杆菌的形态特征

  1. 炭疽杆菌在低倍显微镜下的形态
  2. 炭疽杆菌在高倍显微镜下的形态

8.1.3 生化特征

炭疽杆菌可以分解葡萄糖、果糖,但不产生气体。对于多种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途径具有限制性,通常不能利用乳糖、蔗糖。它能够在无氧条件下生长,但在有氧条件下生长更为旺盛。炭疽杆菌不产生溶血素,对于青霉素和多种抗生素敏感,但由于其能形成耐药的芽孢,所以治疗上可能会出现困难。

8.1.4 分子生物学特征

炭疽杆菌的毒力主要与荚膜和毒素有关,在入侵机体生长繁殖后,形成荚膜,从而增强细菌抗吞噬能力,使之易于扩散,引起感染乃至败血症。炭疽杆菌产生的毒素有水肿毒素、致死毒素两种,其毒性作用主要是直接损伤微血管的内皮细胞,增强微血管的通透性,改变血流循环动力学,损害肾脏功能,干扰糖代谢,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形成感染性休克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最后导致机体死亡。 [3]

荚膜多肽抗原由D-谷氨酸多肽组成,抗原性单一,具有抗吞噬作用,与细菌毒力有关。菌体多糖抗原由等分子量的乙酰基葡萄糖胺D-半乳糖组成,能耐热,与毒力无关。炭疽毒素为水肿因子、保护性抗原(因子)及致死因子3种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注射给试验动物可出现炭疽病的典型中毒症状。3种成分均具有抗原性,不耐热,是炭疽杆菌致病的物质基础之一 [4]

8.2 分布、传播与致病性

8.2.1分布与传播

炭疽杆菌在全球广泛分布,尤其是在农业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动物炭疽较为常见。由于耐久性芽孢的存在,炭疽可以在土壤中等环境中分布,特别是在曾经发生过炭疽疫情的地方。

炭疽杆菌主要通过其耐久性芽孢的形式传播。芽孢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当动物如牛、羊、马等吃到含有芽孢的食物时,芽孢在宿主体内萌发,导致病发。人类感染多是由接触感染动物或其产品(如羊毛、皮毛、肉类)而感染,也可通过呼吸道吸入芽孢而感染。此外,炭疽杆菌也是一个潜在的生物恐怖主义武器。

8.2.2 致病性

炭疽杆菌的致病性主要来自其毒力因子和能够形成的胶囊。毒力因子有三个主要组分:保护性抗原(PA)、致死因子(LF)和水肿因子(EF)[5]。这三种毒素组合形成炭疽毒素,能够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并造成组织损伤。胶囊由聚-D-谷氨酸组成,使炭疽杆菌能够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吞噬。

人感染炭疽病的主要表现形式:

(1)皮肤炭疽:最常见的形式,通过接触炭疽芽孢污染的动物或动物产品引起,皮肤上出现小疹子,随后发展为溃疡,通常不致命,但需要及时治疗。

(2)肺部炭疽:致命性最高的形式,通过吸入炭疽芽孢造成。初始症状类似感冒,但很快会发展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和败血症。

(3)消化道炭疽:通过食用受炭疽污染的肉类引起,症状包括严重的胃肠炎、恶心、呕吐和发热。

(4)注射性炭疽:虽然罕见,但在注射毒品用户中有报道,由于使用了受炭疽芽孢污染的药物。

图3 炭疽病症状

a-腿部炭疽 b-脸部炭疽 c-植物炭疽

8.3 检测方法

炭疽病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类:

(1)直接检测方法:这些方法侧重于直接识别炭疽杆菌或其组分。

显微镜检查:使用Giemsa或Gram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样本,炭疽杆菌呈现出典型的大杆状、革兰氏阳性细菌。

培养:将临床样本(如血液、皮肤病变分泌物、呼吸道分泌物等)接种到培养基上,如血琼脂,观察典型的炭疽菌落生长。

生物化学测试:对培养出的细菌进行一系列生物化学测试,以确认其身份。

PCR(聚合酶链反应):使用特定的引物针对炭疽杆菌的DNA进行扩增,这是一种非常敏感和特异的检测方法。

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电子显微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炭疽杆菌的芽孢和细胞形态。

(2)间接检测方法:这些方法侧重于检测宿主对炭疽杆菌的免疫反应。

血清学测试:例如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于检测血液中特定的抗体或抗原。

免疫层析技术:通过快速检测卡识别特定的炭疽杆菌抗原,这种方法适合现场快速诊断。

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炭疽杆菌的遗传标记进行诊断。

多态性DNA序列分析:对炭疽杆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可以帮助追踪感染源和传播途径。

全基因组测序:尽管不是常规诊断工具,但在特定情况下,如生物恐怖主义事件中,全基因组测序可以提供最详细的病原体信息。

现场检测:特别设计的设备和试剂盒可以在现场快速检测炭疽杆菌,这对于快速应对疫情和生物恐怖袭击至关重要。

以上检测方法中,PCR和ELISA等属于快速、敏感和特异性强的方法,适合用于急性疫情的早期诊断。而传统的培养和显微镜检查虽然准确,但耗时较长,不适用于快速诊断。在处理疑似炭疽样本时,实验室安全非常重要,以避免实验室人员的感染。

8.4 典型案例

1979年,在苏联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现称叶卡捷琳堡),一座军事基地的炭疽杆菌泄露事件导致了至少68人死亡。这次事故是由于细菌孢子被碾磨成细微粉末后飘散到空气中,导致人们吸入后感染炭疽热。

在200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了一起炭疽杆菌污染水源的事件。当时,一位牧场主在处理感染了炭疽杆菌的病死动物时,没有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导致炭疽杆菌污染了牧场的土壤和水源。随后,这些被污染的水源被用来灌溉农田和供应给当地居民,结果导致多人感染炭疽杆菌,其中一些人甚至因此死亡。

8.5 防治对策

(1)加强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源的安全是首要任务。我们需要定期监测水源地,确保水质符合安全标准。同时,对于可能被污染的水源,应采取紧急措施,如暂停供水、进行消毒等。

(2)改善水处理工艺:现有的水处理工艺应进一步完善,以确保能够有效去除或杀死炭疽杆菌及其孢子。此外,还可以考虑采用新技术,如高级氧化、膜分离等,提高水处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3)加强监管和执法:对于可能产生炭疽杆菌污染的场所,如养殖场、实验室等,应加强监管,确保相关单位和个人遵守法律法规,防止炭疽杆菌的泄露和传播。对于违法行为,应依法严惩,以儆效尤。

(4)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炭疽杆菌及其传播途径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例如,避免直接接触可能携带炭疽杆菌的动物或动物制品,不随意饮用未经处理的水等。

(5)建立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现炭疽杆菌污染事件,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包括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等,以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炭疽杆菌污染事件。

(6)抗生素治疗

预防性使用:在炭疽病暴发后,可能暴露于炭疽杆菌的人群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

治疗性使用:炭疽感染者应立即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多西环素或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 雷蕾,依颖新,齐景文.动物炭疽实验室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 02上) :75-76.
  2. BARKOVA I A,NOVOZHENINA A V,BARKOV A M,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isogenic variants of Bacillus anthracis with various content of virulence plasmids[J]. Zh Mikrobiol Epidemiol Immunobiol, 2015(1) : 17-22.
  3. 王秉翔,SmithKL,Keys C等. 中国的炭疽杆菌DNA分型及其地理分布[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2, (01): 14-17. DOI:10.13309/j.cnki.pmi.2002.01.004.
  4. 丁玉仙. 炭疽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J]. 吉林医学, 2010, 31(08): 1086-1087.
  5. 张玲艳,,丽丽,贾伟娟等. 炭疽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0, (15): 43-47. DOI:10.13881/j.cnki.hljxmsy.2019.12.0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