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布鲁氏杆菌(Brucella abortus

物种名:牛布鲁氏杆菌

拉丁学名:Brucella abortus

分类学地位:细菌界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根瘤菌目Rhizobiales; 布鲁氏菌科Brucellaceae;布鲁氏菌属Brucella

牛布鲁氏杆菌(Brucella abortus)也称作流产布鲁氏杆菌,主要感染牛和水牛,通过患病动物传染给人类。该菌能够使动物的生殖器官及胎膜发炎,孕牛流产;感染人可使其长期发热、盗汗、全身疼痛等。

1.1生物学特性

1.1.1培养特征

牛布氏杆菌在初次分离培养时,需在含有5-10%的CO2环境中才能生长,用特制肝浸汤或胰化蛋白胨肉汤。该菌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培养的菌落形态与羊布鲁氏杆菌相似;在巧克力琼脂平板上可形成细小、闪光、湿润、圆形隆起的菌落(图1)[1]

图1牛布鲁氏杆菌在巧克力琼脂平板上生长情况[2]

1.1.2形态学特征

牛布鲁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初次分离时呈球状,传代培养后变为杆状。光滑型有荚膜,不产生芽孢,不能运动,偶呈极体着色[1]

1.1.3生化特征

牛布鲁氏杆菌可以发酵葡萄糖和鼠李糖,不发酵甘露醇、麦芽糖和蔗糖;需要在二氧化碳环境下才可进行培养,两天左右可产生H2S;碱性复红染料对其进行染料抑制试验,该菌生长良好,但用硫堇对其进行试验,可发现该菌不生长[1]

1.2分布、传播与致病性

1.2.1分布与传播

牛布鲁氏杆菌病广泛的分布于世界各地,目前疫情仍较严重。牛可能通过受污染的牧场、饲料、水或舔或嗅流产的胎儿和胎盘进行口腔感染;也可能通过其他粘膜甚至通过完整的皮肤获得感染。当人类接触到带病原菌的病牛或其受污染的生活环境,也可能导致感染[3]

1.2.2致病性

布鲁氏菌的毒力因子主要包括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Ⅳ型分泌系统(Type Four Secretion Systems,T4SS)、逃避宿主免疫反应机制等。LPS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其内毒素的主要成分,能使布鲁氏菌激活宿主产生较弱的免疫反应,使其能顺利侵入靶细胞并存活、繁殖;T4SS能使布鲁氏菌侵入和寄生于宿主细胞内,并分泌毒力效应蛋白,干扰正常细胞内信号传导;布鲁氏菌以“隐形”模式感染宿主机体,可以干扰免疫系统,然后逃避宿主细胞免疫监测,最终导致长期感染[4]

病牛可见胎衣水肿增厚,并有出血点,呈黄色胶样浸润,表面覆以纤维蛋白絮片和脓液绒毛叶贫血,覆有纤维素性、脓性渗出物或黄色脂样渗出物。胎儿皮下及肌间结缔组织出血性浆液性浸润,胸腹腔有淡红色液体[5]

1.3检测方法

(1)传统方法:目前常用补体结合试验(CFT)、玫瑰孟加拉板试验(RBPT)、标准凝集试验 (SAT)、试管凝集试验 (TAT)等对其进行检测。其中玫瑰孟加拉板试验(RBPT)(图2)具有检测速度快、特异性较高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可见图2中1、3、7、9号为阳性[5]

(2)分子生物学试验:使用常规或实时PCR检测牛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可靠的技术,近年来越来越多地用于牛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和筛查,但方法价格昂贵,需要特殊的实验设备,比较不适用[5]

图2玫瑰孟加拉板试验检测牛布鲁氏杆菌[5]

1.4典型案例

一名67岁男性因疲劳、发热和体重减轻到门诊就诊。患者一年前有屠宰奶牛的经历,经血培养后,病人确诊布鲁氏菌病。该患者工作的屠宰场的奶牛曾爆发过牛布鲁氏杆菌,饲料和饮水的污染可能正是牛布鲁氏杆菌致病的途径[6]

1.5防治对策

为了防止布鲁氏菌病的传播,必须采取适当的管理、健康和生物安全措施。应定期对动物进行布鲁氏菌病检测,消除反应堆,并对幼畜甚至成年动物进行疫苗接种;任何流产的大坝都应立即隔离和检测,以确定流产的原因。目前人类没有布鲁氏菌病的相关疫苗,因此动物疫苗接种对于控制动物和人类的疾病至关重要[1]

参考文献

[1] 齐长明. 奶牛疾病学 上.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2] https://phil.cdc.gov/QuickSearch.aspx?key=true.

[3] Khurana SK, Sehrawat A, Tiwari R et al. Bovine brucellosis–A comprehensive review. Veterinary Quarterly, 2021, 41: 61-68.

[4] 文志, 韩艳秋, 王俊瑞. 布鲁氏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通报, 2021, 48: 842-848.

[5] Hussein MF. Infectious Diseases of Dromedary Camels. Springer, Cham, 2021.

[6] Park JH, Kim TS, Park H et al. Delay in the diagnosis of Brucella abortus bacteremia in a nonendemic country: a case report.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2024, 24: 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