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蛔虫(Ascaris

物种名:蛔虫

拉丁学名:Ascaris

分类学地位:后生动物界Metazoa;线虫动物门Nematoda;尾感器纲Phasmida; 蛔虫目Ascaridina;蛔虫科Ascarididae;蛔虫属Ascaris

似蚓蛔线虫(Ascaris lumbricoides)简称蛔虫,是人体常见的寄生虫之一。幼虫和成虫均可对人体造成损害,幼虫阶段可感染人体,成虫是主要的致病阶段,主要包括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和化学性损伤。

1.1生物学特性

1.1.1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雌雄交配后,一条雌虫每日可产卵24万个,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对外界抵抗力强,受精卵在温暖、潮湿和有氧的环境中,约经2周虫卵内的细胞发育为幼虫。再经过1周,幼虫进行第一次蜕皮后变为二期幼虫。卵内含有二期幼虫的蛔虫卵,称为感染期虫卵,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经口腔进入小肠。在小肠中,幼虫分泌含有酯酶、壳质酶及蛋白酶的孵化液,分别作用于卵壳各层。同时,卵内幼虫的活动性增大,最后破卵壳孵出。幼虫孵出并侵入肠黏膜和黏膜下层,进入小静脉或淋巴管,经门静脉系统到肝,再经右心到肺,穿过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和细支气管,停留10日左右,蜕皮2次,发育为第四期幼虫。然后沿支气管、气管移行至咽部,再被吞咽经胃达小肠,在小肠内,幼虫进行第四次蜕皮后,经数周逐渐发育为成虫(图1)[1]

图1蛔虫生活史[1]

1.1.2形态学特征

(1)成虫(图2A):虫体呈长圆柱形,头、尾两端略细,形似蚯蚓。活虫呈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可见有细横纹和两条明显的侧索。口孔位于虫体顶端,背唇瓣1个,较大,亚腹唇瓣2个,略小。雌雄异体,雄虫尾部向腹部卷曲,雌虫较雄虫粗长,尾部尖直。雌虫长20-35cm,个别虫体可达49cm,雌性生殖系统为双管型,盘绕在虫体后2/3部分的原体腔内。雄虫长15-3lcm,最宽处直径为2-4mm,尾端向腹面卷曲[1]

(2)虫卵(图2B):自人体排出的蛔虫卵,有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两种。受精蛔虫卵呈宽卵圆形,大小为(45-75)μm×(35-50)μm,卵壳自外向内分为三层(受精膜、壳质层和蛔甙层),壳质层较厚另两层极薄[1]

图2蛔虫形态结构

(A)成虫[2](B)虫卵[2]

1.1.3生化特征

蛔虫卵对一些化学品具有抵抗力,主要是由于卵壳蛔甙层的保护作用,如10%的硫酸、盐酸、硝酸或磷酸溶液均不能影响虫卵内幼虫的发育;而对于能溶解或透过蛔甙层的有机溶剂或气体,如氯仿、乙醚、乙醇和苯等有机溶剂,以及氰化氢、氨、溴甲烷和一氧化碳等气体则很敏感,卵细胞或幼虫皆可被杀死[3]

1.2分布、传播与致病性

1.2.1分布与传播

蛔虫是世界上感染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寄生虫,尤其在温暖、潮湿和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蛔虫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年。蛔虫病患者及带虫者的粪便内含有蛔虫受精卵,是该病感染的主要传染源。

1.2.2致病性

蛔虫卵从受污染的水和食物中通过手到口摄入在肠道中传播,在那里孵化成幼虫。幼虫通过血流和淋巴系统迁移到肺部居住,从而实现成熟。当它们进入肺部的气囊时,会发生进一步的生长,在那里它们沿着呼吸道向上移动,最后在吞咽时进入小肠。除此之外,尚可钻人阑尾、咽管、气管,甚至引起窒息。蛔虫幼虫和成虫对人体均有致病作用,主要表现为机械性损伤及肠功能障碍等[4]

成虫在小肠内不但夺取人体的营养物质,且蝈虫对肠壁的机械性、化学性刺激损伤肠壁,影响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而出现脐周不定时反复发作的腹痛、食欲减退和腹胀,常可排出蛔虫或呕吐出蛔虫。重度感染可导致营养不良、发育障碍、智能障碍及贫血[3]

幼虫在肺部的迁移表现为大量肺部浸润,哮喘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综合征。肺部病变不仅由幼虫迁移引起,还由两种类型的抗体反应引起:IgE负责荨麻疹和哮喘,IgM负责肺部浸润。在蛔虫病的情况下,由于幼虫通过肺部迁移而引起的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被称为Loeffler综合征[1]

蛔虫病的常见并发症有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与肝脓肿,此外还会出现阵发性脐周痛、频繁呕吐、明显腹胀,蛔虫钻入阑尾可引起阑尾炎。蛔虫还可穿过小肠壁进入腹腔,引起腹痛、腹胀、全腹压痛等腹膜炎症状[3]

1.3检测方法

(1)粪便、虫卵检查: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即可满足诊断要求。由于蛔虫产卵量大,采用直接涂片法,查一张涂片的检出率为80%左右,查3张涂片可达95%。对直接涂片阴性者,也可采用沉淀集卵法或饱和盐水浮聚法,检出效果更好[5]

(2)免疫学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可检测血中蛔虫抗体。

3)分子生物学方法:PCR可用于检测蛔虫卵。

1.4典型案例

一名女性在饮用未经过滤的水源后出现腹痛和消化不良等症状。经过检查,发现她患有蛔虫病。蛔虫卵可能存在于未经处理的水中,通过饮用这种水,蛔虫卵进入了她的消化道,并孵化成幼虫[6]

1.5防治对策

对于蛔虫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查治患者和带虫者、处理粪便、管好水源和预防感染几个方面,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常用的驱虫药物有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左旋咪唑和枸橼酸哌嗪等,驱虫效果都较好,并且副作用少[3]

参考文献

[1] Parija SC, Chaudhury A. Textbook of Parasitic Zoonoses. Springer: Singapore, 2022.

[2] https://phil.cdc.gov/QuickSearch.aspx?key=true.

[3] 李金顺, 朱林存, 李婷. 新编实用痔瘘学.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22.

[4] Singh Rana S, Bhasin DK, Nanda M et al. Parasitic infestations of the biliary tract. Current gastroenterology reports, 2007, 9: 156-164.

[5] Walker M, Hall A, Basáñez MG. Ascaris lumbricoides: new epidemiological insights and mathematical approaches. Elsevier; 2013.

[6] https://wenku.baidu.com/view/28cd98c519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c.html?_wkts_=1715152296482&needWelcomeRecommand=1.